亚洲视频一一在线_福利院在线观看网站资源_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_欧美成人映院

偉豪玻璃 企業創始人專注于玻璃深加工20年以上建筑幕墻、門窗玻璃廠家

全國服務熱線: 15255558303

幕墻玻璃深加工企業
當前位置:首頁 » 偉豪玻璃資訊中心 » 偉豪動態 » 中國耐火材料行業歷程分析

中國耐火材料行業歷程分析

文章出處:人氣:-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耐火材料生產、消費和出口國。我國耐火材料工業支撐了鋼鐵及其他高溫工業的快速發展。但近年,受市場需求萎縮、成本大幅上升等因素影響,耐火材料企業效益下滑,前景不容樂觀。記者對徐殿利副會長進行了專訪,以期讓讀者更全面地了解我國耐火材料行業。
  
  記者:耐火材料產業在鋼鐵、有色、水泥、玻璃(862,-5.00,-0.58%)等高溫工業的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國耐火材料行業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徐殿利:耐火材料主要應用于鋼鐵、水泥、陶瓷、玻璃、有色金屬冶煉、電力等多個領域,其中鋼鐵行業是耐火材料最大用戶,其消耗量占耐火材料消耗總量的60%-65%。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耐火材料行業經歷了以下三個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是20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由于耐火材料投資小,技術含量相對較低,一批民營耐火材料廠大量興建。那時是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間的競爭。第二個階段是2000年以后,由于下游行業快速發展,帶動耐火材料需求量急速擴大,推動了以民營企業為主導的耐火材料工業快速發展。這一階段是傳統民營企業與新生代民營企業間的競爭。近年來,隨著下游行業企業規范采購秩序,耐火材料市場向優勢企業轉移,目前是大型耐材企業之間的博弈。
  
  目前,民營企業在耐火材料行業中占絕對主導地位,國有企業耐火材料產量占總產量的比例不足5%。
  
  記者:我國耐火材料工業在國際耐材市場的地位如何?
  
  徐殿利:我國耐火材料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65%左右。實際上,國內耐火材料需求量大約也占世界總需求量的60%以上。每年耐材進口量占國內需求量的比例不到0.5%,出口量占總產量的比例不足10%,但近十年來我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耐火材料出口國。
  
  國產耐火材料,不管是數量、質量還是品種都可以滿足我國高溫行業生產運行和技術發展對耐火材料的需求。
  
  記者:2014年我國耐火材料行業整體運行情況如何?
  
  徐殿利:2014年,受國內鋼鐵等下游產業低迷狀態影響,特別是基建用耐火材料需求量下降的影響,我國耐火材料產量為2797.15萬噸,同比降低4.48%。
  
  2014年我國耐火原材料出口貿易額又一次突破30億美元,達33.30億美元。其中耐火制品出口量186.23萬噸,同比增長5.27%;出口貿易額15.34億美元,同比增長9.73%,綜合平均價格同比增長4.24%。2014年,我國耐火制品進口量2.51萬噸,同比下降26.45%。
  
  記者:我國耐火材料行業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
  
  徐殿利:第一是產能嚴重過剩導致市場供大于求和無序競爭的問題,使一些耐材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舉步維艱。據相關地方協會調研顯示,2014年三季度,部分耐材主產區近60%的中小耐材企業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
  
  第二是應收貨款高,企業資金壓力進一步加大。對58家耐材重點企業經營狀況調研發現,2014年末重點企業應收貨款總額128.56億元,同比增加9.37億元,增長7.86%。
  
  第三,雖然我國耐火礦產資源比較豐富,但濫采濫挖、破壞和浪費現象嚴重,資源保護迫在眉睫。
  
  此外,新環保法的實施和《耐火材料行業規范條件》出臺后,門檻高了,管理更規范了,耐材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壓力也更大了。
  
  記者:耐火材料企業聯合重組的進程如何?
  
  徐殿利:耐火材料行業聯合重組力度較大,尤其是幾家上市的耐火材料公司,他們在企業聯合重組方面進展很快,不少企業通過聯合重組快速擴大了生產規模,已經形成幾個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耐火材料企業。2010年前,銷售收入超過十億元的耐火材料企業只有1-2家,現在達到十多家。
  
  記者:我國耐火材料行業未來將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
  
  徐殿利:主要下游行業受產能過剩影響,市場供需矛盾突出,低價格、低效益的局面短期內難以改變,且其產品的市場需求都已進入峰值弧頂區。
  
  隨著耐火材料技術進步,性能提高,單位產品耐火材料消耗將逐步降低。耐材協會調研結果表明,我國鋼鐵行業整體承包采購方式下的噸鋼耐火材料消耗已下降到15千克,但我國噸鋼耐火材料消耗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在國內下游行業產能過剩、技術進步使單位耐火材料消耗降低等多重作用下,國內耐火材料需求將呈現總體趨降的波動運行走勢。
  
  在這個大前提下,我國耐火材料行業首先要實現轉型升級,產業結構調整,擴大聯合重組成果,提高產業集中度,適應新常態。其次要注重科技創新,在產學研用、自主創新上下功夫,提高全行業競爭力。最后要在新環保法和《耐火材料行業規范條件》的管理下,注重節能環保,打造綜合綠色耐材。

相關資訊